当前位置:首页 > 健身

长津湖大败,美国为何不敢用原子弹?斯大林:毛泽东的估计是对的

自从冷战开始后,美国一直依靠核武器作为防范共产主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和主要威慑力量,由此,关于核威慑的政策开始形成。这是因为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使得该国更加嚣张至极,动不动就进行“核威慑”彰显自己的霸权主义。尤其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内部关于是否使用核武器又展开激烈讨论,甚至对中国发出核威胁,其趾高气扬的架势着实令人唏嘘。众所周知,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有限战争,尽管当时苏联已经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但华盛顿仍然拥有压倒性的核优势。可以说在将近3年的军事较量和停战谈判中,无论是对于美国军方还是行政当局,在面对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既做好了实际使用核武器的准备,又对中国发出了旨在威慑与讹诈的核威胁。发出了旨在威慑与讹诈的核威胁。然而最终的结果是,美国没有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哪怕长津湖战役大败。那么,美国为何没敢使用原子弹?或许从毛主席对原子弹的态度可见一斑。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对事态的发展曾经作过各种可能的设想。尽管起初朝鲜人民军向南进军非常顺利,但伟人却估计到出现最坏的局面——美军在朝鲜人民军侧后的海岸登陆的可能性。直到8月份,当朝鲜人民军在朝鲜半岛南端洛东江同美军和李承晚军打成胶着状态时,毛主席又高瞻远瞩预见到,美国扩大战争规模的可能性日益增大。此外,毛主席还分析了美国在军事上的长处和短处,也就是“一长三短”。“它在军事上只有一个长处,就是铁多,另外却有三个弱点:第一,战线太长,从德国柏林到朝鲜;第二,运输路线太远,隔着两个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第三,战斗力太弱。”可以说毛主席一直没有轻敌和大意,并且在会议中提出要防备美帝国主义乱来。9月5日,毛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这样说道: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无不反映了毛主席毫不畏惧任何敌人和任何困难的革命气势。到了9月15日,朝鲜战局发生急剧变化。美军7万余人在仁川港登陆,很快占领汉城,使得朝鲜人民军被迫实行战略退却。与此同时,中央军委得到报告:美军已公开表示将进军三八线以北。果不其然,10月1日那天,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而“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也向朝鲜发出“最后通牒”,要朝鲜人民军无条件“放下武器停止战斗”。面对岌岌可危态势,周总理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对美国当局提出强烈警告。然而,美国当局竟然充耳不闻,不屑一顾,不仅继续向北推进,甚至将战火从朝鲜烧到中国东北。有鉴于此,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紧急约见中国大使倪志亮,向中国政府提出出兵支援的请求,并且致信毛主席,要求中国给予军事支援。那么彼时的中国共产党要面临着一个新的重大抉择:出兵还是不出兵。其实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不赞成出兵的,或者对出兵存有种种疑虑。这是因为中国刚刚结束战争,百废待兴;而且新解放区的土匪、特务还没有肃清;尤其我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更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那么一旦打起仗来我们真的承担不起任何恶劣后果。其实毛主席对此也是非常明白,但他还是讲了这样一段话:“当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样说,心里也难过。”就在大家左右为难,毛主席也犹豫不决时,彭德怀表示坚决拥护出兵援朝的决策。这让伟人内心倍感安慰。彭德怀当时也讲述了自己的观点:“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就这样,在经过中央军委多次反复商讨后,最终决定出兵抗美援朝,并且由彭德怀挂帅出征。可以说从金日成要求中国出兵,到中国人民志愿军过鸭绿江,仅仅18天。但对毛主席说,却似乎走过一个漫长的路程。要知道,在这个决策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出现在主席面前。他要对世界大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对敌我友三方的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了解。而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他却能应付自如,迅速作出决断,真不愧是高屋建瓴的战略家和军事家。然而,尽管毛主席一生中指挥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统率过几百万大军,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指挥抗美援朝战争,对他来说可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异国他乡,国同一个具有高度现代化装备的美国军队作战。如何才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新胜利,如何才能打出军威国威?毛主席确实必须有高人一筹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10月19 日,大约30万中国 民志愿军战士雄纠纠地奔赴朝鲜战场,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后,迅速击碎了麦克阿瑟“回家过圣诞节”的叫嚣,“联合国军”被迫从鸭绿江边撤至三八线附近。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大规模出兵参战以及军的惨败,美当局感觉震惊和恐慌。于是杜普门抛出了他的最后一张“王牌武器”——原子弹。很快,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开始着手研究对朝鲜、中国东北以及内陆实施核打击的目标问题,并且认为如果中国全力以赴地进行干预,势必使用原子弹。紧接着,美国五角大楼就可能使用原子弹的数量、目标地区以及使用时间和运输方式 等问题也展开了秘密研究。然而,谁能想到就在这时,杜鲁门却在关键时刻泄露了“天机”。那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 当记者问朝鲜态势中是否能使用原子弹时, 杜鲁门完全不假思索说道,我们一直在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很快,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全世界,导致盟国惊恐不安。许多西方大使一个劲地向美国使馆打电话询问详情,并且各大报纸也纷纷谴责美国试图扩大战争。而反应最激烈的就是英国,据说在伦敦,有大约 100名工党议员联名向首相艾德礼致信,反对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核武器,而艾德礼也不得不在一次内阁紧急会议上宣布,将赴华盛顿同杜鲁门进行会晤,商讨这个严重问题。最终,鉴于国际压力重重,杜鲁门被迫正式声明“不使用原子弹”,这才让沸沸扬扬的舆论平息。不过,最为嚣张和狂热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却没有消停,他更是无耻地提出建议,投掷 20—30 颗原子弹轰炸中国,在中朝之间沿鸭绿江设置一条放射性地带。不然而,这位不可一世的五星级上将最终被杜鲁门解除了职务,而代替他的就是李奇微中将。后来杜鲁门下了台,艾森豪威尔成为第34任美国总统,原子弹问题再次摆了出来,他甚至提出可以试验一下原子弹的效力。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美国人一个劲的叫嚣核威慑,但毛主席早就有了把握,他通过洞察时局以及清晰的判断,他已经不相信美国人会使用原子弹了,并且指出:“五年、十年、十五年不可能爆发世界大战!”而最终事实证明,毛主席说的一点也没有错,而斯大林也非常认同毛主席的说法。1952年8月,斯大林对到访的周总理说道:“毛泽东的估计是对的!”显而易见,斯大林对毛主席关于原子弹的态度以及他全局考虑的气魄深感佩服和欣赏。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到: